微信 |智能问答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地名文化
石首释名
信息来源:石首市普查办 | 发布时间:2024-04-07 08:07

石首于西晋太康五年(284)置县。建县之始,县名定为石首。这个看似古怪的名字,在当时有着普遍、明确而又重要的意义。

自晋,越隋,至唐,石首这个名字似乎都是明确的,没有疑问的。

到了宋、元,历史学家们开始探讨石首的含义。胡三省的《资治通鉴注》卷二百六十六载“孙宗鉴曰:自安陆至竟陵,两驿皆平地。南至大江,并无丘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浅山,石首者,石自此而首也。”意思是,石首北部都是广阔的江汉平原,只有渡江到石首,开始出现抵挡江水的浅山,这就是石首的含义。石,是浅山或山的意思;首,是首先,开始意思。

到了明代,历史学家们更明确地指出,石首的命名源自石首山。而石首山为何叫石首山,他们却有不同的解说,又都难圆其说。明万历《湖广总志》载“石首山,县北三里江边,有石孤立,故名。”所谓“有石孤立”,似乎是指石首山上有块孤立的石头。而山上只有一块孤立的石头,似乎说不通;有块孤立的石头就叫石首山,更说不通。明曹学佺撰《大明一统名胜志·荆州府》卷八载:“石首山在县北大江中,有石立在北山之首,县以此名。”大意是,大江中的石首山,只露出孤石般的山尖浮在北部群山前面,石首县因此得名。这是用后来的石首山解说以前的石首山,同样没有道理。

到了清代,地方志编纂者似乎想把明代历史学家们没有解说清楚的石首山解说清楚,但是,他们越解说,让人越犯迷糊。石首现存最早的县志是乾隆元年(1736)的《石首县志》。该志卷一载“石首山,踞县城西北。两面俱临大江,其山皆有石,至颠故名。”乾隆六十年(1795)《石首县志》卷二载“石首山,在县西一里,面临大江,有石孤立于此山之首,县因以名。”这是因袭明人的观点,只是他们说得更明确罢了。而关于石首山的具体位置,则由明代的或“县北”,或“江中”改为清代的或“西北”,或“县西”,甚至“县东”(清光绪《荆州府志》卷三)。

由此可推,明清时期关于石首山的混乱解说,唯一的原因只能是,石首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以至于人们找不到关于它具体位置和形态的正确记忆。而人们始终没有把石首山和石首的命名解说清楚,则是研究方法上出现了问题。明清历史学家们的各种解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从石首山的形态上解说石首山,而他们似乎都没有看见过石首山,只能各执一端,妄议石首山,不能抓住石首山的本质特点,自然难以让人信服。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不如宋人高明。宋人从浅山的地位和作用上解说石首,让人觉得耐人寻味,只是因为石首山或已消失,他们并没有发现,在石首“浅山”群的前面,原来还有座石首山。解说石首山,也当如此。

要解说石首山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搞清楚石首山的具体位置。而宋元以前的史料则是权威的依据。《旧唐书·地理志》载“石首,汉华容县,属南郡。武德四年(621),分华容县置,取县北石首山为名。旧治石首山。显庆元年(656),移治阳支山下。”唐宋著名的地理著作还有《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遗憾的是,两书现已残缺,均缺石首。而清光绪《荆州府志》卷三却引用《元和郡县志》的解释说“江中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因名。”

这就是说,唐初以前,石首山在县北,是石首的安全屏障,县署就在石首山下。而到了唐显庆元年,石首山已经崩塌了,或者两侧已经被江水攻陷,石首山下已经不安全了,县署不得不南撤,迁至“阳支山”下。按《明史·地理志》载“石首,府东南。元末治楚望山山北,洪武中,徙绣林山左,本宋时旧治也。”

所谓“本宋时旧治”,正是唐时旧治,阳支山就是绣林山。而“支”或为“岐”之误,即“阳支山”或为“阳岐山”。而到了唐末,石首山已经四面环水,只露出孤立的山峰,即所谓孤立的石头,而到宋元之际,应该是彻底地消失了。

至此,石首山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十分的清晰了。即石首山应该是石首城北首先挡水的浅山。石首山南还有山,即现在的绣林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炸毁的楚望山、八仙山等;而绣林山南,还有现在的笔架山、马鞍山、南岳山等。而在两列山之北,唯有一座孤立挡水和保卫城区安全的山,那就是石首山,石首因此而得名。“首”,仍是首先的意思,它相对于石首北部广阔的江汉平原而言,它是首先;而相对于城区列列群山,它也是首先。而“石”,仍是山的意思,不过是用坚硬的石头,来寓意抵挡江水的顽强意志和坚强决心。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