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智能问答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地名文化
下车湾——一代枭雄数汉王,与陈友琼相关的地名故事
信息来源:荆州市民政局 | 发布时间:2020-08-07 09:08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1320—1363),出生于玉沙县(今监利县柘木乡),先祖以渔为业。元至正十年(1350)八月,他召集渔民千余人,斩白牛、杀白狗祭告天地,发动起义。但遭官兵镇压而受挫。十一年(1351年)一月又起事,至十三年(1353年)陈友谅所部占据了南达蒲圻、嘉鱼,东及汉阳沌口,北至沌水,西抵监利的大片土地。

至正十四年(1354年)二月,湖广行省左丞相太不花率舟师5万进攻义军。陈友谅所部经过两个多月苦战,终于摆脱险境,进入安全地带,下面是陈友谅率领义军在摆脱官兵追杀过程中留下的掌故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下车湾。当陈友谅率部自白螺矶三江口登岸,到达朱河的秦家场时,群众自发涌向小街夹道相迎。有的送茶水,有的送粮食,场面十分感人,陈友谅下车致谢。后人为纪念义军经此,特将秦家场改名为“下车湾”。

上车湾。当义军退至茅草街时,得报元军已尾追而来,陈友谅即上车指挥部队继续撤退,此处以后即名“上车湾”。

火把堤。义军避开县城,继续向北后撤,此时夜幕低垂,大地一片漆黑,陈友谅即令燃起火把照明前行,后来此地即名“火把堤”。

鸡鸣铺。火把暴露了义军的行踪,元军循迹追来,义军沿太马长川河前行来到一条小街处,正值夜半鸡叫,后来人们把这里称为“鸡鸣铺”。

卸甲河。义军沿内荆河南岸走了一程,看看元军紧追不舍,陈友谅下令士兵卸甲轻装,快速前进,人们将此地取名“卸甲河”。后来,这里逐渐成为街市,人们又把卸甲河简称为卸市。

毛家口。当义军向东行进到毛市镇时,为了加快行军速度,陈友谅又令全体将士继续轻装,掩埋随带衣甲,故此地初名“埋甲口”,后谐音名为“毛家口”。以后船支往来逐渐成了乡间码头,茶馆酒家、湖产贸易,日渐繁华,故称之为“毛市”。

太平桥。为了给元军造成错觉,陈友谅带领义军折向南行。元军至此,估计义军以为沔城空虚会继续北逃,便加速向北追赶。而义军却出乎常理,越过林长河上的长桥,成功地甩掉了后面的追兵,从此无险,事后此桥被唤做“太平桥”,也成了这一方的地名。

小晒口。元军一口气追了30多里,发现自己上当时,兵士已拖得筋疲力尽,只得收兵。而义军再折向朝向马骨湖进发。当义军临近郑家拐时,一轮红日已冉冉升起。奔走了一夜的义军,全身衣服湿透,陈友谅命义军在此小憇晒衣,人们将此命名为“小晒口”。

上青龙嘴。义军东行至后林长河上游嘴,此地蜿蜒弯曲,形似游龙。义军在此稍事休息。洪湖渔民纷传陈友谅是条青龙,人们便将此地定名为“上青龙嘴”。

下青龙嘴。义军继续东行至后林长河下游嘴,陈友谅又命将士在此短暂停歇,此地被后人称之为“下青龙嘴”。

过早铺。陈友谅率义军从下青龙嘴出发,赶到洪湖岸边,在芦苇丛中的一个小墩上,陈友谅命义军休息“过早”(即吃早餐),后人称此墩叫“过早铺”。

中午时分,陈友谅率义军泛舟洪湖,进入起义根据地,蓄精养锐,扩充势力,伺机东山再起!

此外,因陈友谅生平事迹的掌故而名的地名,还有很多,我们择其要,记述如下:

陈家棚,位于柘木乡沙洪公路军师桥北面。相传这里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

袖陈友谅出生的地方。在元代,陈家棚是洪湖西南岸边的一块高地,陈友谅祖上在此搭棚居处,世代以捕鱼为业,人称陈家棚。陈友谅十岁的那年冬天,他的祖父陈千一,收留了一个年老体衰丶饥寒交迫的乞丐。第二年开春后的一天,陈千一同乞丐走到陈家棚东边一里多路的高堤上,举目四望,只见东南边堤滩外,有一块地平坦开阔,其形如蛋,绿草如茵,被一片形如天鹅的堤滩包裹在下面,酷似一只天鹅在孵蛋。再走到蛋形的草坪上,青一色的蜈蚣草,如毯般松软柔和,看不到一根杂草。乞丐面朝东方,跪地三揖,祈祷上苍恕罪。他告诉陈千一: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只要陈家在这里葬上两代人,以后必出大富大贵之人。此乃天意。我为了报答的恩德,泄漏天机。说完乞丐顿觉双眼刺痛,回到渔棚便双目失明。不久,陈千一也大病,全身筋骨奇痛。乞丐说这是地脉显灵之兆,陈家正在脱胎换骨。陈千一死后,家人遵其遗嘱,將其安葬在天鹅孵蛋。

陈友谅想测试一下乞丐的说法是否灵验,便偷偷地在祖父的坟上栽上了一些杂草。他对乞丐说,你说天鹅孵蛋是块宝地,不长杂草,为何我祖父的新坟上长了很多杂草呢?乞丐被陈友谅带到陈千一的坟上,俯身一摸,果然杂草丛生。他捶胸顿足,双泪直流,仰天长叹说:想不到天孕地哺的一块千年通灵宝地,竟然被一个草寇所占!说完,一头倒地,气绝身亡。后来,陈友谅虽然干出了-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元至正二十三年(1636年)在与朱元璋决战鄱阳湖时,兵败身亡,大业功败垂成。明朝立国后,称陈友谅建立的汉为伪汉。民间称陈友谅一类的王,为草头王。草头王草寇也。

陈家棚周边,还有与陈友谅相关的地名群。

杀鸡墩丶翻天沟丶军师桥。是陈友谅与张定边丶张必先等人歃血为盟,宻谋起义的地方。

新庄垸。西临沙洪公路,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的古老民垸。元朝末年,陈友谅在武昌称帝后,想到自己湖广玉沙县的老家陈家棚,也要按皇家的规格规化建设一番,让家人享受帝王家的荣华富贵,自已日后也好衣锦还乡。陈友谅的号令一出,荆州守臣邓珏(陈友谅女婿)就按陈友谅的旨意,用几年的功夫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庄园。他以陈家棚为中心围垦了方圆五万亩良田,命名为新庄垸,为皇庄收租管业。新庄垸由此而得名。

陈阁。接着,邓珏征招能工巧匠,在陈家棚东一华里,仿照滕王阁的样式建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楼阁,俗称陈阁。

前坊、中坊、后坊。又在阁后修建了前坊丶中坊丶后坊三座行宫,是陈友谅三宫佳丽的住所。

阁子港。在陈阁的周围挖有一条宽五丈余的水港,作为阁楼的护城河,名叫阁子港。

营路、习导、观阵嘴,是保护陈阁的士兵的训练场。阁子港两岸各有几十米宽的港堰,称做营路,即兵营之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阁子港两边的营路上,还能看到稀稀疏疏的空心老柳树,树干三人合抱。村中老人说,这是当年守阁士兵插的拴马柳桩。陈友谅兵败后,无人在上拴马,遂成参天大树,历经风雨六百余年。

风泽湖。陈阁建成后邓珏登阁远眺,只见四野湖光水色,轻风拂面,顿觉神清气爽,便乘兴提笔为楼阁题写了一块“和风惠泽”的匾额。然后,将阁前的湖湾命名为风泽湖。

来龙港。曾是陈友谅衣锦还乡时楼船受阻后,被拓宽的河道。

候驾桥、接驾嘴。是等候、迎接汉王陈友谅衣锦还乡的地方。

送驾口。最初叫“左家垴”,位于网市镇横堤村西。据传祖籍江西的左珂最早在此地安家,故名。元朝末年,当地有一谢姓人,搭救过曾在此逃难的陈友谅。陈友谅称帝后,一次乘船视察峰口,途经左家垴,谢姓人早早地在左家垴码头恭迎。陈友谅见到恩人,分外激动,便在左家垴客栈设宴饮酒叙旧,为感恩,临别时,陈友谅将左家垴村牌更换为“送驾口”,此名一直延续至今。

胭脂河。养兵要辎重粮草,养妃需胭脂水粉,这筆巨大的开销从哪里来?陈友谅就向沿河两岸百姓摊派。上自唐家剅,下至北沼垸丶养家垸丶荷仙台丶弓弦垴丶南胡湾,直至瘤子罐,不论是种田的,打鱼的都要交税,其名曰胭脂税。

清同治《监利县志.方舆志.山川》记载:“……又有烟脂河,伪汉陈友谅以此河渔利,充侍妾脂粉费”。在皇蓬村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皇图霸业已成空,瑟瑟蓬窗作后宫。掠取生民膏与血,换成脂粉水流空”。后来,这条河也改名为胭脂河,因为沿河两岸的村庄曾被迫缴纳过胭脂税。

接驾嘴。亦称接驾墩,是桥市乡洪湖西岸伸入水中的一片高地,其形似野鸭嘴。陈友谅武昌称帝后,为了和朱元璋争天下,曾来此筹建大型战船建造基地。陈友谅到时,百姓箪食壶浆相迎接驾,故此墩名接驾墩,也名接驾嘴。

上官圩、下官圩。陈友谅视察接驾嘴后,密令内弟李小湖(今接驾村人)在沿湖的上围堤、下围堤各建一个大型战船建造基地,由于是皇帝的旨意,基地的名字既要响亮,又要文雅,当地文士搜肠刮肚想出了上官圩、下官圩(圩是沿湖地区的围堤)的名字。这是上官圩、下官圩的由来。

李小湖。是桥市乡接驾嘴东北的水域的名称。陈友谅内弟李小湖得到密令后迅速招徠全县各地造船能工巧匠,打造水寨,建立造船厂,很快造出了“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摘星舰”这样名扬历史的大型战舰。当时,有民谣赞曰:“造走舰船高万丈,造出舰尾指青天。七十八个划舰手,手把花桡划两边。一敲锣,二擂鼓,杀敌战舰浪冲天”。人们念其功,将接驾嘴一带的湖面称李小湖。

堕马桥。在桥市镇,元至正五年(1345年)8月,威顺王宽彻普化,在桥市地界强抢民女,企图霸占为妾。陈友谅出于义愤,用渔叉将宽彻普化剌伤,跌于马下。后人称此地为堕马桥。

马嘶湖。位于黃歇口镇西南,与汪桥接壤。据传,陈友谅起义不久,有一支马队在白鹭湖东的陈岭练兵。一天,马队到一不知名的湖边草场牧马。驻守荆州的元军探得消息,派一支300人的步马联军前来镇压。陈友谅得到情报,率大队人马连夜从新沟嘴赶来,察看地形,决定四面埋伏,全歼元军。秋初的一天早晨,元军渐渐进入义军的包围圈。突然号角震天,鼓声如雷,义军如猛虎般杀向元军,元军在义军的掩杀下陷入湖中,战马嘶鸣,士卒哀嚎,全军覆灭。从此,人们把这个无名的湖称作马嘶湖。

扬旗岭。据1984年《湖北省监利县地名志》记载:扬旗岭,北临揭老公路。相传,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带兵经过此地,一路义旗飞扬,乡民争往投之,人称扬旗岭,后引为村名。

竹子桥。位于红城乡古江村西北。据1984年《湖北省监利县地名志》载:相传元末陈友谅有次进兵失利,曾在此砍竹搭桥,顺利北撤,转危为安。后人在此建村,便引竹子桥作村名。

大花台。位于荒湖管理区陈湖社区驻地肖家台西。相传元末陈友谅曾在此栽花五株,年年临霜怒放,终冬不凋,人称此地为大花台,后引为村名。

府堤上。位于新沟镇中岭村境内。相传元末陈友谅曾在此废堤上设官建府,后多人来此定居,便引府堤上作村名。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