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智能问答 | 登录 | 注册 | 无障碍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地名文化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
信息来源:荆州市民政局 | 发布时间:2019-11-22 14:47

洪湖市西北约66公里的瞿家湾地区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个湖区小镇为何曾经成为革命圣地,其中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湘鄂边进行游击战争,开创湘鄂边根据地,成立了红军第军。1928年6月,开创洪湖根据地,成立红军第六军,并领导了荆江两岸的年关暴动。1930年7月,红军、红六军在公安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革命形势如火如荼,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1年1月,国民党反动当局调集重兵,对洪湖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围剿。因原有游击队几乎都参加了红军,南征到湘鄂边地区,洪湖革命根据地人民在周逸群领导下,重新组建革命武装,与强敌进行殊死搏斗,虽然沔南区一些重要集镇被敌占领,但却消灭了大量敌人,开辟了西起白沙洲、黄蓬山,东至新滩、侏儒山沿江一线的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不久,敌人发起第二次围剿,洪湖的地方武装策应江南苏区反围剿,配合段德昌率领的新六军(后改编为洪湖独立团、红三军第九师)开展反清剿斗争,取得了恢复苏区的胜利。期间,湘鄂西特委、联县政府及医院和各种机关从石首调弦口迁到洪湖瞿家湾。这里滨湖临河、港汊交错,又有芦苇飞翠,荷花飘香;渔船出没,猎舟来往。岸上有一条老街,明清建筑密集,虽地处偏僻,但屋宇宽敞,民风淳朴,有群众基础,地理特殊,易守难攻,因此受贺龙等人青睐。随后,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等湘鄂西苏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青年团、工会、妇女会、儿童团、反帝大联盟、互济会等群众团体相继在瞿家湾成立。瞿家湾成为湘鄂西根据地的首府。  

在洪湖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之际,7月敌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此时洪湖革命根据地发生特大水灾,人们在强敌和水灾面前陷入困境。在湘鄂西党的领导和段德昌率领的红九师支持下,洪湖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发动群众顽强斗争,取得了反围剿战胜水灾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苏区。年末,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瞿家湾召开,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洪湖革命根据地成为湘鄂西的中心

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里,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领导军民开创性地进行了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还卓有成效地进行了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地方武装建设、群众团体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设,因而打破了敌人对苏区的封锁,稳定并改善了苏区人民的生活,为进行反围剿准备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必要的物质条件

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书记夏曦在洪湖革命根据地全面贯彻左倾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政策。在军事上积极推行冒险主义,党内开展“肃反”运动,尽管在瞿家湾11月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党内进行了坚决斗争,但苏区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对错误路线仍进行了全面贯彻。     

1932年9月,由于夏曦以肃反名义排除异己,借杀“改组派”杀害大批党政军优秀干部,曾一次抓捕县区乡村干部500余人,使革命元气大伤。国民党反动派第四次重兵围剿时,湘鄂西革命斗争失败,因而湘鄂西根据地被迫转移

1930—1932年间,瞿家湾地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湘鄂西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贺龙、周逸群、邓中夏、段德昌、关向应、夏曦以及彭国材等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在全长700米的石板街上分布着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西省工农监察委员会、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红旗日报》社等20多处机构。中湘鄂西省委员会旧址为二进院落,中间有雨棚相连,面宽12.5米,进深17米。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原为瞿氏宗祠,建造于清嘉庆年间,为三进院落,占地350平方米

解放至今,这里的20多处根据地旧址仍保留着原有风貌,跨入老街,一处处高大门楣左右悬挂着各种匾牌,触景睹物,仿佛穿越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雨如磐、激情燃烧的岁月

1997年5月,国家文物局授予湘鄂西革命旧址群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近万人次来这里瞻仰,缅怀革命前辈,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俊杰)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