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广大市民朋友们: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清明将至,追思悠长。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厚养薄葬、节地生态安葬新风尚,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祭扫环境,我们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厚养薄葬,弘扬孝老美德
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倡导践行厚养薄葬、厚养礼葬的新观念。提倡长辈在世时尽孝心、守孝道、勤孝敬、厚赡养,过世后从俭办丧,以节俭方式寄托哀思,让逝者安息。
二、文明祭扫,倡树时代新风
告别“烟火祭扫”陋习,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低碳环保方式寄托哀思。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导商家不制售、个人不购买使用封建迷信祭祀用品,公墓建设方不销售“活人墓”,共同培育文明健康节日风尚。
三、致敬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以清明节为契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将祭扫活动与红色精神传承相结合,组织开展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经典诵读、红色影片展映等活动,学习先烈事迹,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日常、薪火相传。
四、安全出行,共筑平安清明
倡导预约祭扫、错峰祭扫,做到遵守交通秩序、主动礼让、文明礼貌。严格遵守森林防火相关规定,不在墓区、林区、景区等点火区域内烧纸钱、点香烛、放鞭炮;农村地区群众祭祀时,杜绝野外用火,防止引发森林火灾事故。
五、党员带头,引领文明风尚
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宣传践行殡葬改革,传递文明理念,弘扬尊重生命、孝亲敬老、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让我们携手同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传统节日的现代内涵,自觉成为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带头人,共同绘就荆江两岸文明和谐画卷!